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(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)
国内1天前阅读:1赞:

 

导读:


Q1: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是什么
      
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。
中秋节来历:
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,最早是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。古人认为农历八月正值秋季,天气宜人,收获丰富,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,以庆祝丰收和团圆。
相传在古代,人们崇拜自然界的事物,尤其是崇拜太阳、崇拜月亮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,夜晚的月亮最圆最明亮,人们称之为“月圆节”。这是因为古人认为,月亮象征团圆、和平、幸福和希望。古代汉族人民在这一天举行祭月活动,以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祈福。他们会燃起篝火,合家团圆,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贴满各式各样图案的月饼。月饼也成为了中秋节的代表食品,象征着团圆和祝福。而出现“中秋节”这个名称的由来,大约在唐代,当时宫廷中举行以赏月和赋诗为主的文艺活动,叫做“观中秋”。后来,这个节日就被称为“中秋节”。中秋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它不仅是一次家人团聚的机会,也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、希望团圆的寄托。至今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,象征着团圆、和谐和美好。
传说一:嫦娥奔月
这是最为知名的中秋节传说之一。相传在古代中国,十个太阳同时出现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。为了拯救人们,射箭技艺高超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,拯救了人间。由于他的英勇事迹得到广泛赞誉,他的妻子嫦娥也被仙帝选中成为不朽的仙女。然而,后羿因得到不朽药而贪念滋生,妄图成为不死之人。一天,他决定偷偷将不朽药带回家。嫦娥察觉到了他的计划,为了阻止丈夫的贪婪,她迅速将药吞下肚,立刻升天成为仙女。从那时起,每年的中秋节,人们就会在家中摆放烛台,并祭拜嫦娥仙子,以纪念她的美德和奉献精神。人们还赏月、品尝月饼、赏花灯,相信通过这些活动,可以与远在月球上的嫦娥仙子相聚。
传说二:白蛇传
“白蛇传”是另一则与中秋节有关的著名传说。相传有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,它们修炼成仙,并披上人形,白蛇取名为白素贞,青蛇则名为青青。她们在杭州的西湖边与人类相遇,并结为好友。后来,白素贞与一个名叫许仙的年轻人相爱,并结为夫妻。然而,这段禁忌的爱情引起了一位名叫法海的高僧的不满。法海施展法力,将许仙抓走,并将他关押在雷峰塔中。为了救出许仙,白素贞和青青冒着生命危险,历经艰难困苦。最终,白素贞运用自己的神力,成功解救了许仙。因此,每到中秋之夜,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,其中包括“白蛇观荷”表演,以纪念白素贞的英勇和毅力。
传说三:吴刚和玉兔
据传,中秋节的月亮上居住着一个叫吴刚的砍柴人和一只名叫玉兔的兔子。吴刚曾经砍伐了仙桂树,被贬为月亮宫中的砍柴人。而玉兔则是由上界神仙化身而成的。故事中,吴刚砍柴人偷偷告诉嫦娥仙子自己的苦恼。嫦娥得知后,特意将玉兔派到月亮上陪吴刚度过孤独的日子。自此以后,每年中秋之夜,人们都可以在月亮上看到吴刚和玉兔的身影。
中秋节作为家庭团聚和感恩的时刻,通过这些传说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情感,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。人们可以通过赏月、品尝月饼、赛龙舟等庆祝活动,表达对美好生活和亲情的向往。这些传说不仅是中秋节习俗的背后,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。

Q2:八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

起源
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——敬月习俗的遗痕。在二十四节气“秋分”时节,是古老的“祭月节”,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祭月”而来。
在传统文化中,月亮和太阳一样,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。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,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。祭月,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,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“月神”的一种崇拜活动。
据考证,最初“祭月节”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“秋分”这天,不过由于历史发展,后来历法融合,使用阴历(夏历),所以将“祭月节”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“秋分”调至夏历(农历)八月十五。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,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渊源。 
习俗
祭月,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,实际上是古人对“月神”的一种崇拜活动。在古代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。夕月,即拜祭月神。自古以来,在广东部分地区,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(拜月娘、拜月光)的习俗。
拜月,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。在月下,将“月神”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,红烛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祈求福佑。祭月赏月,托月追思,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。
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,从古代延续至今,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、颂月活动,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、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。
地方习俗
在中国南方许多地区(如江西吉安、广东潮州地区与四邑地区、福建晋江)保留着烧塔的习俗。一般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当天或此前的若干天晚上举行,多为青少年参与。 而在湖南省与贵州省,流传着“偷吃”的风俗习惯。
每到中秋节之时,家家户户都会把前门、后门半开着,任由他人进户拿取食物,且食物被“偷吃”得越多,主人越高兴。
四川省民众在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,还要“打粑”、杀鸭子、吃麻饼、蜜饼。有的地方会点亮桔灯,悬挂在门口;也会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,在街头挥舞,这种习俗被称为“舞流星香球”。
在湖北省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人们要在中秋节前的约半个月开始送礼。按照中华传统习俗,晚辈必须要看望长辈,给长辈送礼,常见的礼物有月饼、红糖、肉等。中秋节当日的傍晚,是全家老少聚餐的时间,有的在家中准备盛宴,如果房屋带有庭院,则把餐桌搬到户外,边吃边赏月。而现在更多人选择在酒店订座。
湖北省境内的土家族在中秋节有“杀鸭子”、“摸秋”、“拜月”等习俗,这些都是土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。而吃月饼则是土家族与汉族共同的习俗。
在山西省太原、晋中地区过中秋节时会有吃“月明扁食”的习俗,其形似月亮,饺子数量等同于该年阴历月份个数,即今年不闰月则12个,每多闰一个阴历月则加一个。

Q3:8.15中秋节的来历是

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、拜月之俗。《礼记》中载有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这里的“夕月”就是拜月的意思。两汉时已具雏形,唐时,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,并定为中秋节。欧阳詹(公元785~约827年)于《长安玩月诗序》云:“八月于秋。季始孟终;十五于夜,又月云中。稽于天道,则寒暑均,取于月数,则蟾魂圆,故曰中秋。”
中秋之夜,月色皎洁,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,因此,又称八月十五为“团圆节”。古往今来,人们常用“月圆”、“月缺”来形容“悲欢离合”,客居他乡的游子,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。唐代诗人李白的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杜甫的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宋代王安石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等诗句,都是千古绝唱。
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。究中秋节之来源,与“嫦娥奔月”、“吴刚伐桂”、“玉兔捣药”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。赏月、拜月、吃团圆月饼等,均源于此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社制,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,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,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。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,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,宋代、明代、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。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“拜月坛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楼”的古迹。北京的“月坛”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。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,于露天设案,将月饼、石榴、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,拜月后,全家人围桌而坐,边吃边谈,共赏明月。现在,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、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。

Q4:8月15中秋节结婚好不好

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是可以结婚的,但由于日期的原因,在公历这一天对应的是一个单数日子,所以在这一天结婚并不是非常吉利,可能会给婚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,如果很讲究命术的话,尽量选择不要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婚礼。

Q5:八月十五中秋节佳句

八月十五中秋节佳句如下:
1、便欲乘风,翻然归去,何用骑鹏翼。——苏轼《念奴娇中秋》
2、青雀西来,嫦娥报我,道佳期近矣。——文征明《念奴娇中秋对月》
3、四十五秋宵,月分千里毫。冷沉中岳短,光溢太行高。——李洞《中秋月》
4、松江初有月,伊水正无风。——白居易《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》
5、独坐犹过午,同吟不到西。——陆龟蒙《中秋夜寄友生》
6、过中秋而去,作此曲以别余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》
7、忆对中秋丹桂丛,花也杯中,月也杯中。——辛弃疾《一剪梅中秋元月》
8、雁边风讯小,飞琼望杳,碧云先晚。——《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》
9、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丙辰中秋》
10、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——王建《十五夜望月》
11、离别一何久,七度过中秋。——苏辙《水调歌头徐州中秋》
 

END

zbg188198

更多国内新闻 前往简报国内新闻频道前往阅读

评论
大家都在看
十大神医小说排行榜 神医圣手排名第一,赶紧收藏最新章节
国内  3年前
苏州购物中心排行榜:永旺梦乐城 圆融星座 万达广场上榜
国内  3年前
雅安4.5级地震后续,无人员伤亡,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
国内  4年前
世界上最好看的狼排行榜,好看的狼的品种大全
国内  3年前
重庆十大豪宅排名 蓝湖郡上榜,第九整体外观设计很科幻
国内  3年前
什么牌子的热风枪好?热风枪十大品牌排行榜推荐
国内  3年前
贝聿铭逝世,享年102岁,获誉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
国内  4年前